当代中国最高规格的一次古诗文吟诵采录活动,发生在1974年8月到1976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当时的背景是毛泽东主席进入了暮年,视力严重下降,几乎不能视物,更不能阅读。这对酷爱读书,嗜书如命的毛主席,是不能承受的痛苦。因此,身边的工作人员想出一个办法,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召集了十几位专家,组成“国务院录音录像组”,对唐宋诗词进行翻译、传唱、录音、录像,共传唱了273首古诗词戏曲,形成80多盘录音录像带,呈送毛主席、周总理、李先念等审听。毛主席非常喜欢,好多词曲反复听了多遍。用耳读书,替代用眼读书,解决了毛主席的一个难题,让毛主席的晚年享受到了古诗文吟诵之美。
这些古诗文吟诵的曲谱,均来源于史上流传下来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6)、《碎金词谱》(1844)、《魏氏乐谱》(1768)以及古琴的琴谱,由浙江籍戏曲音乐研究家周大风先生担任曲谱的翻译和导演,李慕良、傅雪漪等负责教唱,参加吟唱的主要有上海昆剧院的青年演员蔡瑶铣、岳美缇、杨彩霞、计镇华、方洋,京剧青年演员李元华等。此外还配备了最顶级的伴奏演员,上海民族乐团的琴师闵惠芬、马连良的琴师李慕良、古琴演奏家龚一、李祥庭等都被邀请参加了伴奏。 这批古诗文吟诵作品的质量是非常高的。首先都是依古谱传唱,很好地保留了唐宋诗词吟唱的历史原貌。其次,演唱者和伴奏的传统音乐素养非常高,艺术水平也是一流,因此,吟诵作品的艺术水平非常高。另外,当时我国传统音乐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冲击还比较小,得以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韵味。最后,一批学者的参与,使得这次采录活动的学术水平也很高。他们治学严谨,借这次为最高领袖录音录像的机会,从故纸堆里找出古谱,严格依谱传唱,抢救保存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古诗文吟诵资料,功莫大焉!
墨弦 2022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