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界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这是英国一首妇孺皆知的民谣,她描绘的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那雍容华贵而又闲适幽雅的时刻。
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了带着清香的这片茶叶,中国就当仁不让的成为茶的故乡,并有了唐朝长安茶坊茶肆遍布街巷、茶香弥漫整个城市的盛况,也就有了陆羽的《茶经》。茶,不仅仅作为一种饮品,更升华为一种修为,一种文化,并带着她特有的清香,向四处弥散,向世界各地飘洒。于是,这片神奇的来自东方古国的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叮当和海洋上的点点帆影,飘向了西方。
有趣的是,当茶叶刚刚传到欧洲时,谁也不敢率先品尝。于是,瑞典的古斯塔夫三世向臣民发出昭示——谁敢试一试这神奇的“绿色树叶”?结果,一个死囚以每天5杯茶的代价赎买了他即将落地的人头,而且活到了87岁高龄。从此,满载茶叶的大船开进了鹿特丹和伦敦的港口,茶香在古老的欧洲铺石路上飘溢。
茶,最早是作为东方的神秘饮料进入英国的,昂贵的价格在当时只有贵族阶层才能问津。带动英国宫廷和贵族饮茶风气的是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以致后人尊称她为“饮茶皇后”。1662年,当她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中就包括221磅红茶及精美的中国茶具,而在那个时代,红茶之贵重堪比金子。
当凯瑟琳公主嫁入英国皇室之后,人们发现这位皇后老在自己的后宫饮一种琥珀色的饮品,甚至在一些宫廷宴会上,当人们向她敬酒时,她也总是举起自己那特用的杯子,款款喝上一口这种琥珀色的饮料。神奇的是,这种饮料似乎不像酒那样会让人醉,而是让人更加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这引起了法国皇后的极大关注,她直觉这个饮品与凯瑟琳健美的身体有着神秘的联系,于是,在贪念和嫉妒的指使下,这位法国皇后派出一位心腹夜晚侵入王妃卧室偷茶。事情很快败露了,侍卫官被捕绞死,凯瑟琳带来的红茶也很快在皇宫贵族间传开了。由于皇后崇尚饮茶之风,贵族夫人纷纷仿效学习茶艺,饮茶之风很快风靡宫廷,并流行于豪门世家。
“茶啊!您是沁人的浆汁,使我清醒;您是高尚的液体,抚慰我不安的灵魂;敞开您真诚的心怀吧,让我拥有幸福宁静。”这是1750年C 西伯留下的《茶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对茶的顶礼膜拜之情,他们将下午茶称为“图腾饮料”、“人权甜品”。下午茶,午后小憩(Tea break),渗入到了整个民族生活的闲适情调中,与这个民族引以为自豪的贵族情怀、绅士风度融为一体。对此,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曾经幽默地写到:“破落户的英国绅士,一旦卖掉了最后的礼服,那钱往往还是用来饮下午茶的。”
追本溯源,维多利亚下午茶的诞生源于安娜.玛利亚的一段奇思妙想。18世纪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一位盛装的贵富斜靠在松软的椅子里,室内弥漫着慵懒而倦怠的气氛。“露丝,现在几点了?”“报告夫人,四点了”,她知道每天这个钟点是夫人心情最为郁闷的时刻!“哦,才四点!离晚宴还早呢”“露丝,给我沏一壶茶”她突然觉得一杯暖暖的茶会立刻焕发她的容颜的亮丽——“哦,再加几片烤面包!”一会儿,聪慧的使女端着茶具来到了她的起居室,一切都是那么合她的心意:心爱的白瓷杯中漾出了茶香,烤得恰倒好处的精致面包片上抹着奶油,奶油的甜香混着茶香,弥漫在空气中,刚刚是那么空洞的起居室似乎一下子被填满了!“哦,我要请贝恩夫人过来一起共度这美妙的时刻!”于是一群衣衫光鲜的闺中好友,与她一起分享这美妙的时光,谈论新闻琐事,交流彼此欣赏的目光……从此,午后的时光不再漫漫难熬,下午茶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交方式,甚至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Afternoon tea)被正式命名,并且作为上层人士注重精致的生活品位的象征。此后200多年间,英国人不断从中国、荷兰等饮茶风俗中汲取元素,融入了本国风土人情,使之与文化艺术相结合,下午茶茶艺、茶会优雅华丽的风格,得以渐渐成熟固定,形成了有固定饮茶礼仪,以茶为媒介,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怡情,以茶交流的社交沙龙。
就连创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也与下午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认为形成“活跃的文化融合高度的学术自由”的剑桥精神的重要载体,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时那种自由随意的交流,智慧的火花绽放出绚烂的华光。剑桥大学校长亚历克.布罗厄斯先生曾不无骄傲地说“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