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

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文明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文明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水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中央文明办调研组决定,2009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以下简称中华诵”“中华赞)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中华诵”“中华赞活动的重要意义

    以汉语汉字为代表的中华语言文字,既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广泛开展中华诵”“中华赞活动,能够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诵读经典和诗文创作过程中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进而提升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国民素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把中华诵”“中华赞活动打造成弘扬传统文化、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品牌,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彰显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2009中华诵”“中华赞活动宗旨和组织方式

    2009中华诵”“中华赞活动,以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遵循政府主导、媒体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两项大赛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主办,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央视网、语文出版社等承办。中华诵的全国预赛和中华赞活动将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决赛和颁奖晚会将通过电视媒体播出。中华诵比赛内容除诵读经典诗文外,还将设置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与中华文明相关的技艺展示和即兴语言表达等项目,进一步增加赛事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多角度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各省级教育厅(教委)、语委、文明办要密切配合,根据中华诵”“中华赞大赛方案(见附件)共同制定好本地活动实施方案,精心策划组织好省级选拔赛。另外,作为中华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还将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中华诵夏(冬)令营活动(活动方案另发),通过培训、交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少年儿童学习、了解、热爱、传承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互动,给热爱经典诵读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同时让孩子们在中华语言文化的浸润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三、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把经典诵读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着力提升教师学生的语言文化综合素质,争取建成一批经典诵读活动基地。要特别注重调动、发挥高等学校的积极性,把中华诵”“中华赞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高校师生参加经典诵读和诗文创作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普及工作。各地教育厅(教委)、语委、文明办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年度工作进展、推普周宣传活动总体安排和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选拔参加全国中华诵”“中华赞赛事重点领域发动的工作方案,尽可能为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两项赛事创造条件。要广泛发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中华诵”“中华赞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中华诵”“中华赞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保存相关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报道等资料,并及时将活动方案、进展动态及资料报送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附件:1.“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2.“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活动方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中央文明办调研组

    ○○九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