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栩月等代表六艺国学馆参加中华吟诵周闭幕式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9年10月16日晚,张栩月、张诗晗、马无双、董天露等四位小朋友代表六艺国学馆参加了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嘉言堂举行的首届中华吟诵周闭幕式的演出,小朋友们身着汉服襦裙进行了《诗经·秦风·蒹葭》的吟诵表演,她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在场嘉宾及观众们的广泛好评。

小朋友们在大舞台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14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次“中华吟诵周”闭幕式演出可谓名家荟萃,陈炳铮、陈少松、钱绍武程滨、苏民、方明、王更生、曹灿等先生都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到场嘉宾包括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王文章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教育及学术界著名专家、中国大陆、港、台吟诵代表团,日本、韩国吟诵代表团,演艺、教育、文化等知名人士400余位。

 

中华吟诵周活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管理司)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联合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之一,是中国吟诵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响应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部、民政部联合发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而发起的大型文化系列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以中华吟诵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据悉, 吟诵有望于今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共包括5场展示不同流派风格以及普通话吟诵的高水平演出、4场高层学术论坛、10余场“吟诵进校园”公益活动。这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吟诵界盛会,之前并未在媒体盛大造势,却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烈响应,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一批中小学名校对成为吟诵实验示范学校跃跃欲试,首师大、北大、民大等高校则注重于对吟诵的抢救、采录和研究工作。北京20余所高校的诗社已联合成立了“首都高校吟诵传承研习联谊会”,9月在曲阜举行的孔子文化节祭礼大典也采用吟诵的形式,教育部语用司也开始着手将吟诵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